影院私人定制需要声学设计么?

有没有必要针对定制私人影院做声学环境处理呢?我们可以从声学处理的原理讲起,告诉你为什么要做声学处理,有哪些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设计施工。

 

声学处理策略

 

· 第一反射点的吸音能提升声像定位感,但同时也会削弱包围感

 

· 侧墙吸音材料的有选择性摆放能降低反射声同时还能保持包围感

 

· 墙面没有任何装饰的房间,例如独立的家庭影院房间,通常需要增加吸音材料来降低混响声能

 

· 扩散材料一般布置在房间的后半区域

 

· 每面墙布置25%的吸音材料是较可靠的处理手段

 

· 房间的前半部分使用吸音材料,而后半部分多使用扩散材料

 

· 铺设地毯是好的处理手段但应该使用较厚的地毯衬垫

 

什么是动能吸收?

 

· 吸音系数:某频率点声波吸收率

 

· 完美的吸音体的吸音系数是1.0AC

 

· 玻璃纤维棉宽频吸音体的厚度必须在5cm以上才能保证其工作至500HZ以下的频段

 

· 吸音体的厚度应当最少是被吸收频率波长的1/10

 

什么是扩散?

 

· 通过不平整的表面散射声波,消除直接反射的同时保持了声音的能量

 

· 较浅的扩散体只工作于高频区域

 

· 在小房间内,扩散体未必能产生足够的散射来降低邻近的反射面所产生的声能

 

· 听众应与扩散体的最短距离应保持在1-1.2米以上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动手操作如何简单设计声学材料的摆放:

 

1. 将三块吸音板放在三只主音箱的后方。提示:在每吸音板的后部留出5公分左右的空间能加强低频的吸收。为何这里是吸音板的合理位置?

 

2. 用800ms量程测量ETC。打开AVPro(HAA专用软件)的草稿本,你应该能看到第一次和原始的测量值。将原始值暂时屏蔽,然后导入新的数据。重新计算RT,有何变化?

 

3. 在中置扬声器的正对面放置几块吸音板

 

4. 再次测试ETC并将测试数据导入ATLink中。留意早期反射声的强度变化。RT是否有变化?

 

5. 再次听音。聆听声像定位的加强和包围感的弱化。“顾客”(小编注:HAA Level II培训当中的学员充当客户的角色扮演)应该记录结果。

 

6. 现在再根据Level I理论课程学习到的知识适当地增加一些声学处理材料

 

7. 在房间中的其他区域逐渐增加声学材料。测量RT并进行听音比较。

 

8. 当每面墙体25%的面积覆盖了吸音材料后,房间的RT值应该能达到目标。

 

注意:影院的后半部分的主要是扩散,两侧墙应该提升包围感但不应当影响声像定位。天花板和墙面的腰线以下部位对声场没有什么影响,在这些部位增加吸音材料能提升清晰度。

 

我们都清楚声学处理对于一间高档视听室的重要意义。如果没有吸收与扩散声音的处理,那么使用再好的器材也有可能会重放出浑浊不清晰,稳定性极差的音乐。吸音可以在很多地方做文章,例如使用入墙式的吸音木板、布艺沙发、天花板嵌入吸音棉等,声学处理在整个家庭影院当中其实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好的声学处理带给客户的是更完美的现场感受,和全新的房间外观。

 

室内声学设计在私人定制安装家庭影院当中非常重要,要打造真正优秀的家庭影院视听空间,获取出众的影音效果,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怎样打造优秀的视听空间?

 

一套家庭影院的组建成功与否,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所得到的音效。声音好不好听,除了使用的音响器材本身因素以外,还存在着器材搭配、调整和空间因素的影响,在这其中,空间因素是影响最大的,也是最难以克服的。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打造理想的视听空间所需的几项客观指标。

 

一、合理的房型设计

一个房间有长、宽、高3个尺寸,这也决定了有3个基本的固有谐振频率和与3个基本固有谐振频率成整数倍频率的谐波存在,这些声波在房间内传播时互相干涉,产生繁杂的组合谐振频率。从声学上讲,房间可视为一个共鸣器,当声源频率与由房间三维尺寸决定的固有谐振频率(简正频率)一致时将会形成驻波,产生共振,这就是声共振现象。视听室内的声场均匀度、声染色和频率不规则性都与声共振有关,这种共振将给原始信号加上房间声共振的色彩,造成声染。

 

为了避免或减弱这种有害的声染色,使共振频率均匀分布,避免出现突出的孤立的某段或某几段频率谐振模态,最有效的方法是合理地改变房间三维尺寸。可以考虑通过适当的内部装修、制作隔断墙以及吊顶甚至拆除某部分非承重墙等方法来改变三维尺寸(这种合理改造也要同时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因素,如打算拆除某段墙体,最好征求一下建筑专业人士的意见,简单地讲,视听空间的房型设计与设计音箱时选择内部三维尺寸的原则是一致的,即长、宽、高不能成整数倍或太接近。

 

二、声能均匀分布

当房间内原有的尺寸及实际中可调的尺寸不能满足理想的比例要求时,为消除室内可能产生的声学缺陷,可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在空间内部增加扩散体,通过对墙面进行凸凹的变化,使房间简正模式均匀分布从而实现平滑的低频相应,改善室内声场。对于由于发射声引起的声像定位偏移现象,可以在引起发射的墙面设置扩散体或强吸声材料,消除反射声的影响。对于较低频率的共振引起的室内声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调整室内空间效果并不明显,建议通过电声系统对其进行弥补。

 

声场分布均匀,可保证整个厅堂内各点声能分布均匀,各区域内观众听到的响度基本一致。通常,均匀的声场分布应保证整个厅堂内最大声压级和最小压级之间不超过6dB,最大/最小声压级与平均声压级之间最好不超过3dB。

 

三、足够的响度

声音的强弱与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但发声体(声源)振动的幅度大时,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能量也大。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上的能量,叫做声强。声强是声音的客观强度。而人感受声音强弱的程度叫做响度,也就是说,响度是人的主观感觉。

在没有噪声干扰情况下,观众听到的重放声应既不感到费力,又不感到震耳。通常要求有85dB的平均声压级,考虑到音乐高潮的不失真重放,可再留有10dB余量,数字环绕声系统更应有20-30dB动态余量。

 

四、混响时间控制的实现

混响时间是视听室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混响时间是指声源停止发声起室内声压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即降低至原有声压稳定值的百万分之一的时间。视听室的混响时间如果过长,声源前面发出的声音还未消失,后面的声音就出现,容易使低音轰鸣,造成语言对白等集中在中高频段信号的清晰度下降,甚至方位感消失(因为声象定位是靠左右主音箱的中高频直达声获得的,而反射产生的过于滞后的混响声则来自多个方位,直接干扰直达声,影响声象的正确定位)。如果混响时间过短,则会使声音变得瘦弱、干涩、呆板,缺乏色彩和生气。只有混响时间适中,整体音效才会显得丰满、生动、富于感染力和表现力。

 

最佳混响时间严格说来并非是一个定值,即使是具体到某个听音室也是如此。它是根据个人的主观体验和经验得出的,而且欣赏不同的节目类型所要求的混响时间也不同。如欣赏影视节目时混响时间要求稍短些,音响效果会比较生动,人物对白清晰,声象定位也好。而欣赏纯音乐节目则需要稍长一些的混响时间,这样听起来才能感到“较舒服”,其中古典音乐节目要求的混响时间要比流行音乐稍长些。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节目其后期混音制作各方面的要求各有差异,在重放时也需要相应适中的混响时间才能使音效最大程度地得到高保真还原。

 

五、频率响应和有效频率范围

频率响应是指将一个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系统相连接时,产生的声音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的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也是指在振幅允许的范围内音响系统能够重放的频率范围,以及在此范围内信号的变化量,也叫频率特性。一个房间的频率响应均匀会让你说话和听到的声音显得自然无比。相反的,如果一个房间的频率响应有缺陷,就会让你的说话有障碍。例如房间低频的响应过大,那么你说话就会嗡嗡的,感觉很浑浊。当然,房间的频响是和混响时间紧密的结合起来的。

 

六、降低室内噪声和隔声设计

背景噪声和人类的响度感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较高的背景噪声会掩盖低电平的声音信号和细节,对正常听觉会产生干扰和掩蔽作用。隔音的目标则是尽量减少视听室和家庭中其他房间或者空间之间的声音传输,以提高观看电影时的体验,并减少对于相邻空间的影响。而声学处理的目标是尽量减少驻波的形成以及其他不必要的声音反射,以制造一个自然的空间,让音响系统的重放正确执行,让每一个观众都拥有一个愉快的观影经验。

 

一个视听室的声学设计除了隔音、控制反射声、混响时间之外,驻波处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由于每个房间都存在驻波,而且驻波也不能完全消除,只能避开或者通过其他方法来抑制。而我们知道,控制驻波的方法有:1.控制房间长宽高比例;2.改变超低音音箱的摆放位置(或聆听位置);3.采用声学处理材料(如低频陷阱)等等。

 

良好的隔音能保证观众既能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观看电影(或听音乐),又不会干扰到邻居的正常生活。同时,确保房间有足够高的信噪比,能让观众听到更多的声音细节和更大的动态范围。“房中房”结构就是利用房间与房间墙壁之间的空隙来隔断声音的传播,从而实现隔音的目的。虽然这种结构在造价上比较高,但效果却是最显著的,是公认的最佳隔音方式之一。